席酉民教授“和谐管理理论”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原创理论

1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国家版本馆联合举办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会议发布了“和谐管理理论”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十大原创理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席酉民教授的“和谐管理理论”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原创学术理论。

和谐管理理论由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席酉民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大型工程项目运行中的内耗问题而创立。当时,席教授试图更深刻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应对之道。从早期的“两轨两场”模型,到“和谐主题”导向下“和则”与“谐则”耦合互动的系统性复杂问题解决框架,再到“和谐领导”“和谐心智”与“和谐扩展”等概念,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到处都充满了不确定性(Uncertainty)和复杂性(Complexity)。不确定性体现在我们不知道明天什么事情可能发生。尽管人类习惯于通过科学研究把握因果关系,但复杂性体现在因果链太长难以把握或无法获得因果关系,正如复杂科学告诉我们的,复杂系统具有不可预见性。此外,人类社会还面临着模糊性(Ambiguity)和稀缺性(Scarcity of resources and capacity)的挑战。如果我们无法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人类社会发展将会遭遇挫折甚至可能会走向自我毁灭。于是人类必须设法回答:如何消除各式各样的内耗来应对这样一个不确定性、模糊性、复杂性、多变性(Changeability)、稀缺性的世界?和谐管理理论借鉴左右脑互动协同思想发展出了一种复杂问题解决的理论,使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改变世界。脑科学研究揭示,人类的左半脑擅长处理科学、理性、逻辑和重复性问题,而右脑则负责想象、艺术、直觉和创造性问题。如果使这两者互动协同,将东方的整体哲学、天人合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与西方擅长的科学、逻辑分析、计算相结合,便有可能形成一种帮助人类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理论。

管理科学起源于西方,由最初传统的科层控制、专业管理逐步更新迭代为科学管理、矩阵管理、平台管理直到现在的生态管理。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类总是希望通过管控或行动让世界变得更好。

快速发展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在给人类带来了很大便利的同时使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过去各个单位可以相对割裂地运作,但现在的万物智能互联让全球紧密相连。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小事,都可能迅速传遍全球,引发跨国的冲突或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应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共同的目标,而应对社会的机制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我们可以将“设计(控制)”视为横坐标,将“演化(自治)”视为纵坐标。在UACCS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日益依赖演化机制。然而,演化是无法完全控制的,我们可以在有限干预的情况下,引导它朝着我们需要的方向发展。这样,人类就可以结合横、纵坐标的两种机制,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管理是科学,而科学可以设计。但管理又涉及人的因素,因为人的行为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管理也是艺术。丰富多彩的世界往往是演化出来的,我们需要防止那些恶性和破坏性的因素。著名学者明兹伯格教授认为,管理不仅是科学和艺术,还是手艺。这种手艺需要在现实中历练和操作。但席酉民教授认为,管理还应包括“技术”和“哲学”两个要素。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哲学通过改变思维和调整心智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因此,管理是科学、艺术、经验、技术和哲学的结合。

管理五要素如何有机融合?这又回到了人类发展的两条道路:演化的道路和设计的道路。设计代表规律性的东西,演化代表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人类要真正用好这两种机制,需要哲学和智慧的引导。在UACCS环境下,任何人类管理的复杂问题,都可以通过耦合这两种机制,形成一个人类发展的解决方案。一是一定要有方向感和主题意识,在确定愿景和使命的基础上,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心。二是要有双元理性,即普世理性和情景理性。三是进行动态优化,包含理性设计、诱导演化、即愿景和主题导向的耦合优化。基于以上理论框架,不断迭代即可推动人类进步。

人类社会的演进包含可控与不可控两部分。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如何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其向理想方向发展,成为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面对如此复杂的人类社会及其演化过程,人类试图完全控制世界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人类社会的演进本质上是一场博弈,这种博弈中人类的干预力量有限,但其作用至关重要。地缘政治格局可能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里发生转变,转变为更加合作性的“生态政治”,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消亡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和谐管理理论的解决复杂问题思路是构建一个能够融合东西方智慧的方法论框架和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东西方文化因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的差异,在相互学习和对话时,一直缺乏一种相互理解的理论框架。借助和谐管理理论中围绕主题的科学设计与能动演化互动耦合的体系,可以为西方的分析哲学、科学设计和东方的整体哲学、天人合一的能动演化搭建对话平台,从而形成一个东方与西方相互借鉴与耦合的理论体系。在数字智能时代,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类生存与未来发展需要东西方文化的整合、人的智慧和数字智慧的融合。数字化、网络化催生了打破边界的合作,人机协同、共享、共生和共赢成为新的趋势,这为和谐管理理论的升级和应用创造了新的机遇。

在和谐管理理论中,“信念”占据核心地位,它是基于人们对己、组织、社会和世界的认知形成的。坚定的信念可以转化为可为他人理解和组织共享的理念,例如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这样的信念。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明确“定向+定位”,然后通过上述两种机制的耦合,并通过动态优化和迭代,促进社会进步。按照这种模式,也可孕育引领未来的和谐领导力。在UACCS日益加剧的当下,中国需要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明确发展方向,稳定社会环境,然后通过布局和营造生态,在全球博弈中谋划策略及动态优化,便可能引领世界秩序。

为了立足于UACCS世界,和谐管理理论一直在倡导“融合智慧”的理念,包括物理与人理的结合、科学与人性的结合,东方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整体与解析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技术+艺术”与“手艺+哲学”的结合,人与机的结合,人智与数智的结合。最高的境界是多元融合,多元融合的根本是营造生态+创造生态红利,生态红利包含共享红利、共生红利和系统红利。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下一篇

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榜单TOP1%(工商管理)发布

你也可能喜欢

评论已经被关闭。

插入图片
热线 热线
13888888888
QQ QQ
QQ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
微信
关注 关注
锐察微博
返回顶部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